摘 要:在构建“温馨教室”中,我们倡导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但某些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的行为习惯暂时不符合道德要求,他们存在着过错行为。矫正他们的过错,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分析学生过错行为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并依据他们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矫正其过错行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过错行为 内因 外因 矫正方法
所谓过错行为,即学生经常会产生的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具体地说,就是不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不文明行为,如爱骂人、好打架、无礼貌、撒谎、恶作剧、故意违反纪律、考试舞弊、小偷小摸、损坏公物等。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的前奏,但其严重性、稳定性还没有达到品德不良的程度,相对来讲比较容易矫正。
一、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
1、内部原因——学生自身
初中阶段经常被称之为“叛逆期”或“危险期”。初中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对道德评价往往掌握不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坚强的意志品质也尚未形成,其附带产品便是过错行为的一再出现。概括的说,过错行为就是初中生发展阶段所特有的年龄上与个性心理上的某些特点以及自身的社会导向能力(即依据道德准则有选择地接受外部影响和调节行为的能力)不强所致的一些行为。
2、外部原因——家庭、学校及社会等
很多材料表明,学生经常出现不文明行为或违反纪律的行为,它首先与缺乏家庭管教或教育不得法有关,如父母过分的娇惯使其养成了任性的习惯、家长动辄打骂则使他们喜欢在外面泄愤等。其次也受学校这个特殊环境的影响。当学生出现成绩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或与教师有对立情绪的存在等,都容易使之进一步产生过错行为。如果教育者思想、作风、态度,教育的要求及方式、方法,出现某一方面的问题,也都会影响对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教育,甚至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产生过错行为。
此外,社会上的各种坏影响和不良思想及行为的传播,如不健康书刊、影视、网吧、电子游戏厅以及社会上具有多种恶习的人的影响,常使学生在过错行为中愈发难以自拔。
二、过错行为的矫正方法
1、消除疑虑,改善关系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经常受到家长、教师的斥责和惩罚,还要面对同学们的耻笑或歧视,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别人怀有戒心甚至敌意;但他们又很需要得到大家的谅解和信任。所以,首先要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其次,应调整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他们。只有当这些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善意,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他们才会消除对立情绪,增强对人的信任感,乐意接近老师并接受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2、抓住时机,震撼内心
比如在我们班上有个男孩子,平时横行霸道,经常欺负女生和弱小男生,大家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一次自由活动课,突然有同学看到我们班最弱小的男生在哭,旁边站着那个男生,大家便一致认为是被那个男生欺负了,直接把他带到了我的办公室接受“处置”。我没有妄下定论就批评他,而是让他说明事情的经过。原来是那个男生自己摔倒了,正巧他在旁边,便扶他起来了。后经弱小男生证实确实如此。于是,我在全班面前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并让大家摘下有色眼镜,一起来谈谈那个男生的优点。最后,就他平时的行为,对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希望,也表明大家很愿意和他做朋友。经过这次事件的震动和教育,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教师的引导,在班中不再嚣张跋扈,慢慢朋友也变多了。所以说,教育时机很多,只要教师抓住并善于利用,就会成为矫正过错行为的有利条件。
3、保护自尊,点燃自信
比如一个经常拖拉作业、无视班规、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眼里简直是一无是处。而当有一天,老师突然发现了他在体育上的优势,鼓励其参加运动会,之后在运动会中,他获得了好几个奖,为班级争了光,老师在班中大大表扬其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并顺势安排其做体育委员。学生可能就因为这一系列的事情和变化而重拾自信,过错行为也一件件地到了矫正。正像增强体质也能治病一样,发扬学生的长处、进行正面培养也很有利于过错行为的矫正。
4、提供范例,明辨是非
实践表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好办法之一,是向他们提供有正反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或文艺作品,通过启发、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从中得到借鉴,领悟到改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步地向他们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和改正的办法。一旦学生有了显著而稳定的进步,要充分肯定,同时帮助他们一起总结取得成绩的原因,引导其“更上一层楼”。如果这个方法用得好,就可以使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从而激励自己去改变现状,不断要求进步。
5、反复教育,坚持考验
过错行为的矫正是一个破除旧动型建立新联系、新动型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在矫正的初期,要允许过错行为的反复,反复有双重性,学生如果能在反复中吸取教训,那么这种反面经验也会成为日后抵制诱因或不良习惯的内在力量,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在反复中坚持教育。另外,应当设定一定阶段的考验期。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它也可以使人产生一中尊严感。而成功的考验则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6、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初中学生尽管年龄层次相近,但由于其性别、个性、生理、心理特点的差别以及学生过错行为的性质、程度不同,因此想要更顺利、更有效地进行矫正工作,就必须考虑这些差异,采取灵活、机智的方式方法。哲学家说过,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所以,我们应遵循这样的原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考虑教育的实效。
尽管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会出现多种不和谐因素,但只要我们采取适当方法,因材施教,就一定能构建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这是创建“温馨教室”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章志光 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吴思娜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科学出版社,2007。
3、王宁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黄景玉 曾庆春 魏庭全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戈登·德莱顿 珍妮特·沃斯 学习与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浅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 [教育理论] 课程资源“地方化” 课堂
- [教育理论] 重视感情朗读 演绎精彩课
- [教育理论] 亲其师而信其道
- [教育理论] 专业课教学贯彻理论与实际
- [教育理论] 探究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教育理论]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不良心理
- [教育理论] 浅谈比较法在概念变式教学
- [教育理论] 学习思维意识的培养
- [教育理论] 让书香伴随孩子们成长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